当三艘航母同时出现在一个国家的军队序列里,这牌局还怎么玩?最近,福建舰南下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,很多人都觉得,这事儿不简单。这哪是新船下水那么简单,这背后藏着的玩法和野心,估计让很多人都傻眼了。
咱们海军的三艘航母,“辽宁”、“山东”、“福建”,现在算是正式凑齐一桌了。这可不是简单的“1+1+1=3”,这三兄弟,角色完全不一样。辽宁舰就像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,给咱们趟出了一条路。
到了山东舰,那就是个闷头干活的实干家,直接把辽宁舰摸索出来的经验,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战斗力。可这福建舰一出来,好家伙,直接就是来掀桌子的。海军圈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,叫“三三制”。意思就是,你要想让航母天天在外面晃悠,至少得有三艘。一艘在海上执行任务,一艘在港口训练准备随时出发,还有一艘得在船厂里做“大保健”,修修补补。
现在咱们三艘齐了,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咱们的海军,终于可以从“家门口的保安”,变成一个能在全球地图上随时插旗的“大玩家”了。这思路一变,整个格局都跟着变了。
说到底,福建舰凭什么这么横?就凭它兜里揣着一个“魔法盒子”——电磁弹射器。这玩意儿,简直就是航母界的“黑科技”。以前辽宁舰和山东舰,用的是滑跃甲板,飞机起飞得靠自己使劲儿往前冲,像个运动员一样,最后在甲板尽头猛地一跳。这法子不是不行,但飞机不能带太多油,也不能挂太多导弹,不然就跳不起来,飞不远。
福建舰这个“魔法盒子”就不一样了,它就像一个超大号的弹弓,管你飞机多重,直接“嗖”地一下给你弹出去。那感觉,据说跟坐过山车似的,短短几秒钟,速度就能飙到二百多公里每小时。
更绝的是,这玩意儿还打破了美国人吹嘘的“神话”——他们总说,电磁弹射这种高级货,只有核动力航母才带得动。结果呢?咱们用常规动力就给搞定了。这简直就是在告诉全世界,玩航母,咱们有自己的新路子。
有了这么牛的“弹弓”,福建舰上的飞机阵容,那也是鸟枪换炮了。以前辽宁舰和山东舰,飞机种类比较单一。现在福建舰上,那叫一个“空中军团”,至少有八款不同的飞机,个个都是狠角色。
打头阵的,是两个王牌。一个是歼-35,外号“隐身刺客”。这飞机往天上一飞,对方雷达上就是个小点,甚至可能什么都看不见。它能悄悄地摸到敌人眼皮子底下,给人致命一击。另一个是空警-600,人送外号“天空之眼”。这大家伙往天上一挂,方圆几百公里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的眼睛,还能同时指挥上百架飞机作战,简直就是个移动的空中指挥部。
除了这两大王牌,还有升级版的歼-15T,外号“重炮手”,一次能挂满炸弹,飞得比以前远多了。还有专门抓潜艇的直-20F,外号“潜艇猎手”,以及一款谁也没见过的无人机,据说能当“忠诚僚机”,替飞行员去干最危险的活。这套组合拳打出来,战斗力跟以前完全不是一个量级。
说到这,很多人就好奇了,福建舰这么金贵,干嘛非要跑到南海去折腾?那地方可不是什么善地。原因很简单,南海就是福建舰的“终极试炼场”。
那地方的环境,简直就是“魔鬼训练营”。常年高温、高湿、高盐分,空气又湿又黏,海水咸得能齁死人。这种环境对航母来说,简直是噩梦。金属容不容易生锈?电子设备会不会失灵?都得拉到这里来遛遛才知道。
想当年,辽宁舰刚去南海的时候,就有点“水土不服”,雷达罩没多久就锈迹斑斑,后来还是靠咱们自己研发的新涂料才解决问题。这次福建舰去,就是主动往这“火坑”里跳,看看咱们国产的钢材、国产的电磁弹射器,到底能不能扛得住。
而且,南海这地方,地理位置太关键了。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海上贸易,一半多的能源运输,都得从这儿过。福建舰在这里训练,不仅是练兵,更是在亮肌肉,告诉某些想搞小动作的人:别惹我,我可不是好欺负的。
去年山东舰在南海巡航,菲律宾那些想在仁爱礁闹事的船,立马就老实了。这次福建舰一来,那威慑力更是直接拉满了。
更重要的是,南海是咱们海军走向世界的“跳板”。从这里出发,往东能进太平洋,往西能穿过马六甲海峡去印度洋。真正的航母,不能总在自家浴缸里扑腾,得到大洋里去闯荡,才能练出真本事。
福建舰的甲板上,承载的不仅仅是飞机,更是我们走向深蓝的底气。当舷号“18”正式刷上的那天,或许就是我们向世界宣告:这片大海,我们准备好了。
在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